家庭观念趋淡,更要顾惜亲情
要重新发现社会,不妨先发现家庭,找回更多的家庭温情,让它成为舒缓人们现世生活中疲惫感的缓冲器。
又是中秋,又到了“仰头望明月,寄情千里光”时。目光望着圆月,心向着故乡,天涯共此时。当此之时,祈愿所有人都能喜乐相通、婵娟与共,无论已回到家还是在他乡、在旅途,行经之处,都有家的温情照拂。
家在国人心中,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。说到“家”,很多人会想到“归宿”“港湾”等温情语汇。但家还有超脱于个体感受之外的意义集束。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相逢黄金周,就成了某种隐喻:国庆之特殊着一“国”字,中秋则指向了“家”,二者接续,让“家国情怀”在节点性召唤中更显沉厚。家的公共价值由是凸显:家是社会的细胞,“国之本也在家”。
但在今天,家的重要性似乎在流失。家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在削减;家的部分社会功用俨然也在耗散。这不是无谓的感喟:在流动性极强的陌生人社会、快节奏生活和互联网时代的世代间鸿沟里,“家庭观念越来越淡”,正成为很多人的切实感受;有些家庭的内耗,也在变成社会问题。
随着家庭结构从联合家庭到主干家庭,现在又在向核心家庭为主乃至“一人户”转变,还有交际核心逻辑由血缘向“业缘”切换,血缘在家庭关系的纽带作用被削弱,加上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渐成“主流”,很多年轻人的家庭观念确实变淡。
很多由家庭衍生或引发的话题,如原生家庭说、“血统”论、啃老、厌老症、相亲逼婚催生等,动辄成为自媒体上“10万+收割机”式的题材,就表明了社会对家庭问题的普遍关切。
鉴于此,有必要重新发现“家庭”。有学者就提出,对于公共生活中的某些问题,“政府”可能手无法伸太远,“市场”则显得过于无情,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回过头去,“重新发现社会”。
而要重新发现社会,不妨先发现家庭,找回更多的家庭温情,让它成为舒缓人们现世生活中疲惫感的缓冲器。
重新发现“家庭”,而最基础的就是要滋养家庭温情。
有句话说,“我们最大的错误,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”。因代际次元壁的横亘,及高交往频次下的起摩擦几率,太多年轻人虽然喝了很多讲亲情、感恩的鸡汤,却依旧学不会对至亲的理解与包容。这本不应该。
舆论场上,对“熊孩子”、“中年老男人”、“广场舞老人”的标签化很常见。可若我们能顾惜亲情,那由亲情伦理延展出的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普适性情怀,没准还能折冲很多基于代际隔膜的群体“污名化”。
重新发现“家庭”,也需要我们跟亲人间多些沟通、陪伴乃至强化必要的仪式感。
不论是时下《你爸躺在地上,而你在通讯录里》等爆款网文和此前“朋友圈里出孝子”,还是此前的“常回家看看”入法针对的“亲在而子难养”情景,都反映了很多问题。这些问题能找到很多社会原因,即便如此,把花在垃圾信息上的时间挪点过来,不是难事。我们完全可以跟家人多些团聚与沟通,对他们多些关怀方式,而非一回家就“手机党”上线。
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,中国人际关系“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漪一般,由自己延伸开去,一圈一圈,按照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划分亲疏”,家庭就是最亲密的关系圈。让我们借中秋之机,重新发现“家庭”,找回寓于“最亲密”中的密码,并更加珍视家庭、顾惜亲情。